作者:张佳玮(来自豆瓣)
怎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呢?
金庸先生刚开始写小说时,很讲究名师出高徒。
《书剑恩仇录》里主角陈家洛的师父袁士霄,武功很明显的天下第一。
《碧血剑》里主角袁承志的师父穆人清,旁白明说“几可说是天下第一”。
师父武功高,徒弟武功也高。袁承志虽然年纪小,但仗着名师指点,武功后来居上,比他师兄归辛树那几个弟子的武功,那要高得多了。
《射雕英雄传》里,就很明显。江南七怪、马钰和五绝的武功有差距,郭靖跟了不同的师父,武功也显然有高下之分。
从武功角度而言,似乎是师父的水平,决定徒弟的上限?
所以杨康就琢磨着欺师灭祖,还害死欧阳克,企图去拜欧阳锋为师了——结果未遂,完蛋了。
后来金庸更写深了一层。
胡斐有两个算是师父的人物,赵半山,苗人凤。
赵半山是个好师父:本身侠肝义胆武功高绝不提,还一边克敌制胜,一边顺手点拨了胡斐,教了太极拳的秘奥,临了还不自居为师父,与胡斐拜了兄弟。这么个胖乎乎教知识还没架子论兄弟的好师父,少见,好。
苗人凤也不赖,眼睛都瞎了,可是几句指点,使一路刀法,加上用筷子来了次实战,让胡斐吃了一口白菜,就悟到后发制人的道理。
然而胡斐的功夫,主要来自于他那套祖传秘籍。这两位师父,属于关键时刻点拨型的。一句话:平时还得你自己来。
风清扬是个好师父,短时间让令狐冲领悟独孤九剑,但也得配合令狐冲高超的记忆力——他是逼着令狐冲现背的,真无赖哩。重要的是,独孤九剑很适合令狐冲的性子。像岳不群虽是令狐冲名义上的师父,实际上,不提也罢。
《鸳鸯刀》里只有一对师父,就是林玉龙和任飞燕这对活宝。哪有夫妻边当老师边吵架呢?可笑的是师父的武功没练成,徒弟反而练成了。
《鹿鼎记》里,咱们韦爵爷师父多得不得了——陈近南、阿九、洪教主和夫人等等——但韦爵爷到最后,武功也稀松平常。
可是陈总舵主和阿九都承认过,虽然韦爵爷有些油腔滑调,依然不失为一个好徒弟。的确韦爵爷身为多面间谍,时不常会掉链子,但大节问题上,真是一点都不撒汤漏水。
丘处机对江南七怪认输时,这么说:
“咱们学武之人,品行心术居首,武功乃是未节。”
郭靖后来的武功大成,是靠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周伯通教授的空明拳,外加《九阴真经》。兵法大成,靠的是《武穆遗书》和黄蓉。
但他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侠客,根由却是他母亲,以及江南七怪。
侠是什么?武侠小说里各色人物争名逐利,许多人忘了何为侠。侠不是要武功高到什么程度,而是急公好义。
江南七怪因为争一口气,也因为是侠客,所以答应了丘处机那个赌约。十八年岁月就扔给郭靖了。你在江南嘉兴,划船吃菱,忽然让你去蒙古待十八年,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教一个素不相识的笨孩子武功。你去不去?不去就输一个赌约,也不要你一分钱,不要你掉一块肉,你去不去?
江南七怪去了。十八年无悔。
郭靖的人生观,是七位凛然无愧(张阿生早死,但郭靖算是拜过他了)的师父,加上当时还挺诚朴的蒙古部族锤炼出来的。江南七怪行侠仗义十八年心血培养了郭靖那么伟大的徒弟,虽然领头的柯大侠包括韩宝驹,都是小处颇有问题,气性十足;但大节凛然无亏,可说问心无愧。行侠仗义,重信然诺,光明磊落,毫无偏私,视死如归。一辈子出入于绝顶高手丛中,虽然武功不算最顶尖,但从未屈膝低头,被强权压倒。
所以郭靖一生,从没在是非上有过犹疑。除了偶尔考虑“我练武功是不是不好,是不是会害到人”之外,郭靖真所谓浩然正气。
练武功是一辈子的事。做人却是老师教的。
从这个角度讲,神雕也是个好师父。
杨过跟雕兄之前是什么水平?学那么多年武功,跟李莫愁打都没胜算,全真七子一级水平,还断了条胳膊!这么个人物,跟了雕兄之后呢?短时间,飞跃到了五绝水平。
然后,雕兄一只飞禽,居然可以让杨过在行动上领悟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以及“草木竹石皆可为剑”。风清扬和张三丰需要口说手划的,雕兄靠翅膀就能做到了。
而且雕兄会给杨过捉蛇胆,让他提高功力!——张无忌的内功是打《九阳真经》来的。郭靖的内功是《九阴真经》一点点练的。这属于按教材来。而杨过呢?从李莫愁级别的内功到刚猛天下前二,雕兄的苦练,加上吃蛇胆吃出来的!
雕兄还很注重教学的多样化,比如,跟杨过过招、逼他去河水练剑、逼他去海中练剑、逼杨过用重剑等,忒智能了。
最后,雕兄从头到尾,一句废话没有,全靠行动——当然,它也不会说话就是了。
像这样,从长内功到练心法到抚慰心灵全包揽,从来不会多嘴唠叨,还跟你平辈论交,让你从李莫愁级别成长到五绝级别的师父,在你和妻子分居的十六年里代替妻子陪伴你。不逼你改论文,不跟你要钱,不对你动手动脚加以猥亵,没有一句废话,上课不签到,下课不拖堂,有资历但不倚老卖老,哪里找得到啊!
但神雕对杨过最大的改变,还是整体风格:
在跟雕兄练剑之前,杨过性格跳脱,驳杂不纯。体现在感情上,就是喜欢撩妹;体现在做人上,就是在南宋与蒙古之间反复无常;体现在武功上,就是贪多嚼不烂。
但跟了雕兄之后,一个“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杨过变得纯粹了,不使花招了。
于是变成神雕侠了,追着他的郭伯伯去了。
从这个角度讲,张三丰也是个好师父。
首先,老道本身武功绝高,又擅因材施教,而且教起东西来,境界高,花样多。教出来武当七侠不说,随手创一套书法,就能让张翠山学会了,去憋死谢逊,“我写不出来”。在武当山,现场教张无忌太极拳和太极剑,是了不起的。
妙在结尾时,有以下情景:
赵敏向张三丰跪下磕头,谢过当日无礼之罪,张三丰哈哈一笑,全不介怀。俞岱岩终身残废、张翠山丧命,均与她昔日手下的阿大、阿二等人有关,但其时赵敏尚未出生,终究也怪不到她头上。
对张翠山则是:
张三丰仍是捋须一笑,说道:“那有甚么干系?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们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但师父总得提纲挈领地,给你画个人生的道儿啊。
当日教的东西,未必用得上;中学的知识,也许高考之后就忘了;大学的知识,也许毕业后就忘了。
老师教我们的知识忘掉之后,剩下了什么呢?
我小学语文的刘老师,喜欢词。借给我一本书,开卷第一篇,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连”字上,她用钢笔做了个注,“更”。我问她这是啥意思,她说另有一说,此处该是“长亭更短亭”。
我说差一个字,那么大吗?她让我自己把这句话“嚼嚼”。
我嚼了嚼,说“长亭连短亭”,更绵延一点;“长亭更短亭”,更顿挫一点。
刘老师说,感觉有点对了,这就是音韵。以后看到句子,多嚼嚼,就能嚼出好来了。
我中学语文的赵老师,我问她辛弃疾那阙《水龙吟》的典故。她对树犹如此、求田问舍倒是一笔带过,跟我唠了半天“季鹰归未”。
说张季鹰见秋风起,想念吴中鲈鱼莼菜羹——赵老师问我“吃过莼菜吗?”“吃过的!”——于是说: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赵老师说:“所以,一定要尽量活得自由自在啊!”
老师教的东西,我们未必都记得。
老师教我们的知识忘掉之后,剩下了什么呢?
那才是我们的老师们,对我们最大的影响:
当日老师们给我们留下的习惯与做派,在我们心里扎下的一点、影响日后性情与生活的根,才是一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