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欹仔
因为去澳大利亚留学和回上海工作吧。
原来是个十八线城市的小市民,因为父母很节省的原因自己也很节省,从来不穿品牌,都是国牌也不怎么化妆,2012年的时候觉得500+的衣服都是有点小贵的,必须是大衣或者羽绒服什么的才能对得起这个价格。可能不是很追求这个吧。去超市的话零食都是随便买,每次都是周末买一购物车然后回家。那时候出去吃饭什么的人均也不会过100。
2016出国留学之后,因为有汇率关系,刚开始买什么看价格都会自己心里乘以5,就会觉得好贵。我还记得当时悉尼出去吃的第一顿饭,应该人均30-40刀的样子(同学接待我们餐厅吃的)。当时内心看着菜单都快炸了,一份面什么的也十几刀,换成人民币也50-100了。我当时特别怂的问澳洲餐价都这么贵吗。小伙伴和我说这里都这个价格。但也没办法,除了自己做如果出去吃的话没有比这个便宜的,最便宜的就是domino的披萨,最便宜的3刀左右一个,还有kfc什么的。
后来逐渐说服自己,不能以国内的物价来衡量国外的物品标价。后来呆久了也就习惯了以澳元来看东西贵不贵,因为国内一怎么都几块几块,看着澳元标着数字小但实际价格高有时候居然会产生哎呀还挺便宜的想法。比如悉尼的易拉罐可乐,经常促销2刀2罐,觉得特别便宜。去餐馆吃东西,30-40刀人均是比较正常的亲民的餐厅,就像商场里的各种餐馆一样,也就慢慢习惯出去吃至少是这个价格。但是也不怎么买牌子的衣服,都是优衣库,ZARA,forever21,FrenchConnection 这种快时尚品牌,还有adidas,vense这种运动品牌。然后消费观就上去了。
后遗症就回家以后看啥都觉得便宜,就想买买买。(有一种说法是,国内的衣食住行什么的都比国外便宜,但是奢侈品什么的比国外贵,所以依旧不怎么买上升到奢侈品的牌子)。在家乡那边还好,我使劲花只要不买奢侈品也不会花多少。所以父母也不讲,都是让我随便买。
后来来上海工作了,第一次觉得自己挣钱了很开心,不仅月光还欠了花呗和信用卡。被父母知道了以后批评了一顿,说不要当卡奴,帮我都还上了。从此知道不能超前消费。父母也总劝我节省。
但是上海真是一座花花城市,会容易被表面的光怪陆离迷了眼,变得有些世俗和浮躁。上海的有钱人真的很多,可能是你的老板,领导,客户,同事,朋友,同学……我觉得这个城市年轻人很多,但是年轻人很难真正留在这里。但凡留在这里定居的岁数稍长的,资产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经过交流和接触以后,每个人都认识那么几个比较富有的人。但是有些人没有看清别人的资本,只是去学习人家的消费观,可能觉得这样大家的资本和阶级距离才没有那么远。
上海又是一个很开放和接纳别人想法的城市,接触的有资本的人也会各式各样。有的人不婚族到老,40多岁依旧保持身材美貌各个国家飞来飞去,有着国外的男朋友。有的人按部就班结婚买房,让孩子接受很好的教育资源,但是生活节省。也有的丁克坚决不买房,觉得人生不应该被孩子捆绑,两个人到处旅行冒险。每接触一个都会让我重新思考一遍人生原来还可以这样。
我接触了超前消费的人,也接触了家庭富裕的人,也接触了努力定居上海而节省的年轻人。经过反思我才慢慢明白,消费观,在于对自己的财产规划和配置,在于自己的需求和追求。
所以现在为了自己将来能在上海买房老有所依而努力攒钱着……
所以总结来说,消费观改变,第一次是因为环境和同学朋友,第二次是经过接触不同的人和反思自己,算是真正才建立了完整的消费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