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皮网首页 收藏本站 分享生活的乐趣
联系我们 手机版 分享

扫码订阅

首页 > 趣闻 > 正文

不要把私人的伤口不断展示给公众

2021-7-5 16:00 热度: 327 责编:一朵梨花压海棠

关于林生斌先生的事,有人不断艾特我,问我咋想。我以前说过同情林先生的话,他的意思可能是说我SB了吧,丢人了吧。我觉得可能是这个意思。

那我就来说两句。

我原来对林先生确实充满好感,尤其是这张图片,深深打动了我。

不要把私人的伤口不断展示给公众

这样的人间惨剧,这样的极度悲痛,人们很难不为之动容,很难不去为这个人感到心疼。

一直到今天,我也不认为林先生的悲痛是夸张出来的。否则,人心真就可怕到不堪的地步了。我觉得在那一刻,他就是被悲痛击倒了。

至于他跟绿城的斗争,我倒并没有特殊的看法。从心理上,我更同情林生斌一方,但这不足以左右我的判断。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纯法律问题,按正常法律流程走就行了。

但我对林先生还是一直保留了好感。但是这个好感多少有点消退,主要是因为他在微博里不停地悼念亲人。我原来加了他的关注,后来忘记哪一次他悼念的时候,我取消关注了。

这是因为我有个根深蒂固的看法,就是人不应该在公共场合下不断披露自己的私人情感,尤其是这种感情特别强烈的时候。

就像我不喜欢文人写悼念诗。苏轼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很多人说“非情深者不能至此”,我觉得未必。这首词写的好只是因为苏轼有写词的才能,并不能证明感情的深浅。

人在写词的时候,是要考虑韵脚,考虑平仄的,我不相信人在特别悲伤的时候,会有余裕推敲用词的平仄。在我看来,人真陷入巨大悲伤的时候,要么哭泣,要么沉默。

我想,更多的时候是沉默。

当然,人在极度悲痛的时候,偶一为之的话,也许可以借此分心,以排遣强烈的痛苦。但是次数稍多,就不免有夸饰的成分。

悲痛是私人的,它应该留给午夜的不眠之夜去咀嚼,留给最好的朋友去诉说,留给岁月去慢慢冲淡。电影《阿甘正传》里面有一段,阿甘在妻子墓前的那段独白,非常感人。这是因为在电影设定里,那是无人知晓的独白。如果阿甘跑到万人体育场去讲那段话,它就变得廉价了。

这就像林先生的纹身。

不要把私人的伤口不断展示给公众

如果他默默纹在了身上,作为一个不忘亲人的标识,那当然是个动人的事情。可一旦让人拍照,发到网上,这个事情说实话就有点不太对头的地方。

你心底的哀痛,你对亲人的承诺,为什么要展示给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呢?当然,我们会感动。

但你为什么要让我们感动呢?

这倒不是特意针对林先生,我觉得对所有人这都是一种陷阱。

人如果不断向公众展示悲痛,最后悲痛就有可能会变成一种不由自主的表演。就像苏轼,当所有人都在夸赞《江城子》真了不起,真催人泪下,苏轼您真是一往情深,他听了一百遍一千遍的时候,你猜他会不会有那么哪怕一丝丝的暗自得意?会不会有哪么几个瞬间忘掉这是一首悲伤的词?

不要把伤口不断展示给别人看,因为那样时间长了,你可能会渐渐把伤口当做某种勋章。这么说也许有点过分,但我觉得很多时候真的就是这样。

而且也不止是悲痛,凡是深层的私人感情,都多少会有这种问题。我们在电视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主持人问,您有什么想在镜头前对XX说的话么?然后,人们就会满含热泪地对着远方的亲人说一些深情的话。这样的场面总让我有不适感。这些话也许是真心的,但是在聚光灯下,即便是真心也会不由自主带上了表演的成分。

林先生的情况不太一样,因为可能牵涉到现实商业利益的问题,跟单纯的关注比起来,这是一种更大的诱惑。作为普通人,可能确实也难以割舍。

公众确实也有问题。就像我们喜欢读《江城子》一样,我们也喜欢看林先生在网络上对逝去亲人的不断深情表白。大众会对这种行为给予正面奖励,结果思念这件事就会变得有点像一场漫长的吃播。

吃播的播主基本也都是比较喜欢美食的人,可吃到后来,吃就成了一种不得不承受的负担。而思念这种事情,开始的时候当然是真实的,但随着在公共场合下不断的复现,多少也就成了一种不得不承受的负担。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林先生在晒孩子的时候,那份小心翼翼的算计,而晒完后,那份天崩地裂的唾骂。

整个事情现在变得一片狼藉,但实际上它在一开始可能就是个错误的故事。如果林先生没有悄悄的结婚生子,他作为单身汉不断地缅怀亲人,大家不断地点赞买单,这依旧是个错误的故事。

林先生该挨骂么?当然应该。他克制不住诱惑,隐瞒结婚生子的事实,依旧用缅怀亲人做人设,去获得商业利益,挨骂当然是应该的。

自由派知识分子往往强调公域和私域的界限,强调公众舆论不要侵犯个人隐私。比如曹林先生那篇文章就持这个观点。这个观点当然有它的道理,公众舆论确实有这个危险倾向,我们要警惕。

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断主动把私域展示给公域的时候,却要求大家只可以祝福不可以批评,只能接受不可以质疑,这也是不近人情的。你不断告诉我们这是你私人的动情故事,但是当故事出现纰漏的时候,却告诉我们这是不可窥探的隐私,这也是不近人情的。人不是这么好说话的动物。所以,曹林先生那篇文章虽然充满善意,但却没有能够说服我。

但是在另一方面,公众也确实需要克制。我们有一种本能,就是希望强化自己的感情。当我们觉得林先生是个“贞夫”的时候,任何美化他的故事我们都会本能地相信;当我们现在厌恶林先生的时候,任何丑化他的消息我们也都会本能地相信。

所以,昨天还把他捧成圣人的人,今天就在脑补他和杀人保姆有染。事实上,林先生没有他们当年想到那么伟大,但恐怕也没有他们今天想的那么邪恶。

就像我在前面说的,这个是一个从头到尾的错误故事。并不是从林先生发布生育信息的那一刻,故事才出错的。而是从绿城诉讼结束之后,他依旧不断公开表达自己的悲痛,大众也不断点赞买单的时候,故事就出现了错误。即便林先生没有结婚,没有生育,这个故事也是错误的。

我不知道林先生到底有什么心路历程,但是我觉得,任何人一旦开始了这个错误的故事,最后他和公众就一定会变成表演者和看客的关系。

还是那句话,不要把私人的伤口不断展示给公众看。否则的话,不管这个伤口曾是多么真实,最后它也会蜕变成勋章和宝石那样的东西。

来源:押沙龙yash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不要把私人的伤口不断展示给公众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来源于互联网与网友分享,本站只做收集与展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