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皮网首页 收藏本站 分享生活的乐趣
联系我们 手机版 分享

扫码订阅

首页 > 趣闻 > 正文

南方习以为常,北方却很少见的簸箕

2021-2-5 11:30 热度: 451 责编:一朵梨花压海棠

@阑夕 :南方习以为常,北方却很少见,这种东西你知道叫啥吗?

这个叫筲箕,读音如“烧鸡”,是一种用竹篾编成的箩筐,常用来盛米、淘米等。筲箕在南方很常见,宁波有句话老话“饭篮筲箕吊起”,意思是丢了工作,没饭可吃了。在湖北的武汉、孝感等地方言里有个词叫“皮筲箕”,比喻滴水不漏的吝啬人。与筲箕类似的还有一种东西叫簸箕,读作bò ji,也是用竹篾编成的,不过有一个开口。很多地方方言里的“撮箕”也是指簸箕。

筲箕、簸箕为什么在南方很多呢?因为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产竹子,是必须的原材料。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手工编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砍竹子算起,有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十多道工序,是南方农民的一种手艺。

与其他传统手艺一样,筲箕、簸箕等编制技术也有失传的风险。从业人员老龄化、分散化,手工编织耗时长且后继无人,是当前手工竹编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呀,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能不能帮助老手艺延续下去呢?

在四川,就有一群年轻的农村创业者,专门卖筲箕、簸箕等。比如30多岁的本地小伙龚勋,特地找自贡、内江等家乡周边的农村老人收竹编产品,“有多少收多少”,然后再放到拼多多售卖。他发现,这些传统手工制品很受消费者欢迎,以前一天能卖300单,现在居然能卖3000单!3个月拼出了10万+。很多在外打工的人甚至专门买家乡的筲箕,一方面满足生活所需,一方面也相当于解了乡愁。

有了互联网经济拉动,农村的老人们有了更多编织下去的动力。内江的殷志华、陈淑芳老夫妇,一个月能编一百多个,收入三四千元。自贡72岁的老人蒋中华,这几个月编了300多个箩兜(比筲箕大一些),也赚了四五千元。

其实,老手艺不是没有用武之地,只是需要更好的找到市场。市场有了,何愁老手艺不能传承?互联网经济时代,给了很多筲箕这样的传统制品新的生机。希望随着产业的做大,还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老手艺的传承之中。

南方习以为常,北方却很少见的簸箕
南方习以为常,北方却很少见的簸箕
南方习以为常,北方却很少见的簸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海拾贝 » 南方习以为常,北方却很少见的簸箕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来源于互联网与网友分享,本站只做收集与展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