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皮网首页 收藏本站 分享生活的乐趣
联系我们 手机版 分享

扫码订阅

首页 > 趣闻 > 正文

为什么三国宜做小说,春秋战国却不宜?

2020-12-28 10:30 热度: 744 责编:一朵梨花压海棠

为什么三国宜做小说,春秋战国却不宜?

@码字的张不叁:为什么三国宜做小说,春秋战国却不宜?

因为太难。

历史小说的“历史”两个字,既是一块吸引现成读者的招牌,也是一个先天约束,作者不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罗贯中再怎么吹蜀汉,也不敢让刘备真的统一天下。所以笔下人物的命运、事件的结局,都是预先设计好而不容更改的。

有人说了,既然这样,就干脆按真实的历史写呗,史书怎么说,作者就怎么写。可这样又会遇到一个问题:这样“符合历史”的小说不可能好看。历史小说根本上还是“小说”,小说吸引人,靠的是人物的命运、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命运越跌宕,矛盾越突出,冲突越强烈,越能吸引人。

《三国演义》之所以好看,就好看在刘备、诸葛亮、关羽这些主角们的命运,以及他们和曹操、孙权等人的对抗;赤壁之战之所以被公认为全书的最高潮,就是因为这一场大战把曹刘孙三方都汇集到了一起,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而这恰恰是读史书很难拥有的体验。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人生,我们也都知道,真实的人生没有那么多戏剧化的情节。即便是那些明星般的历史人物,充其量也只能在史书中留下几个人生片段,假如我们想写他们的一生,除了有数的这几个高光时刻,又该如何面对那些流水账般的平庸日常?而如果他们连生活的时代都不同,或者就算是同一个时代,也从没有谋过面和交集,矛盾冲突又从何谈起?

假设我们是司马迁,想写一部关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小说,能拿谁当主角?读者这一章还在津津有味读着武王伐纣,下一章就会一脸蒙圈地看到,主角全都换成春秋五霸了,再往后又成了战国七雄秦楚汉,魏公子的礼贤下士和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有什么关系?易水送别和四面楚歌,这史记中最悲壮的两大时刻怎么让它们联系起来?秦始皇和汉武帝又怎么样才能见面?

这就是为什么《史记》中,秦末楚汉、汉武帝时期这两段历史最好看:第一,重量级人物集中出现;第二,彼此间有足够多的互动。这也是为什么三国宜做小说,而春秋战国不宜做小说:三国的时间跨度也就100多年,只经历了两三代主要人物,主角之间又都能打上照面;春秋战国却横跨500年,这段时期的每个故事单看都很有意思,然而横向没有互动对抗,纵向没有延续传承,五霸也好,七雄也好,秦始皇也好,他们再光彩照人,也不过是散布在历史天空中的一颗颗孤星,冯梦龙尽了最大努力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来,却终究比不上罗贯中笔下,火星撞地球时的巨大能量和万丈光芒。

可即便《三国演义》占了题材上的先天优势,当三足鼎立之后、刘关张和曹操接连退出历史舞台,剧情仍然不可避免地走起了下坡路;而等到秋风五丈原之后,后面的剧情更可以说是进入了垃圾时间。

所以,每位历史小说的写作者都必须面临这个难题:假如完全遵循真实的历史,那么你笔下故事的时间跨度越大,主角们碰面的机会就越少,戏剧冲突越容易消解,故事也就越难写得好看。

既然这样,到底怎么写,才能让历史小说既遵循历史又好看?目前主要是这么几个办法。

一是花大力气对史料进行取舍和编排。假设我们要写秦始皇从统一到去世的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短短的12年,几乎每年都有大事发生:灭六国,确立皇帝称号,行郡县制,铸十二金人,巡狩,南定百越,北击匈奴,修长城秦直道阿房宫,焚书坑儒……偏偏哪件大事都不挨着。照搬史料,只能写成“皇帝今年干了某件事,明年干了某件事”这样的流水账,根本不是故事。

所以只能是在不改动历史脉络的前提下,对史料进行取舍、剪裁甚至修改:历史人物身份的更改、出场时间的提前或错后,事件前后顺序的颠倒,几次性质相近的小事件合并为一次大事件,事件、人物的移花接木……二月河的康雍乾系列、《大秦帝国》原著等偏传统的历史小说,主要采取的是这种方式。

二就是只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角,写完他的一生,或者只截取历史上的一个片段,演绎成一部独立作品。当然也有选取彼此有传承延续关系的人物,或者时间相近的几个事件,搞成一个系列的作品。这样的处理方式国外比较常见,莎士比亚的两个英国宫廷四部曲、日本的大河剧都是这样,康雍乾和大秦帝国系列当然也是。不那么严格界定“历史小说”的话,大仲马的火枪手三部曲、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同样如此。

三就是以某个小人物为主角,通过他带出一位位重量级的历史人物、经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勾勒出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的作品在遵循史料记载(其实经常只是史书上的几句话罢了)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开拓史书上的空白。史杰鹏的《亭长小武》《赌徒陈汤》等作品,马亲王的《长安十二时辰》等“历史可能性”小说,都采取了这样的写作方式。

即便这样,肯定还是免不了会招来读者观众各种“不合历史”的指责,但这几种方式已经是目前条件下,兼顾“历史”与“小说”两大属性相对最好的办法了。对于那些水平不知高到哪里去、又只负责批判而提不出建设性意见的野生历史爱好者们的指责,作者其实只回答一句话就可以了:

笔给你,你来写!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来源于互联网与网友分享,本站只做收集与展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