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卷福酱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上周阴雨绵绵,跟一个从西安到杭州的朋友一起吐槽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穿再厚的物理防御都不管用。
北方的室外的干冷严寒,一碗面条吃慢了都能被冻成冰雕,这种严寒之下,为啥都很少有人生冻疮,反而是不南不北的包邮区人民总是摆脱不了这种噩梦呢?
是因为有暖气吗?
大家心里想的原因也许是我国那条奇葩的供暖分界线,当年地理课听到耳朵长茧的「中国地理以淮河为界」。
当然,集中供暖福利的我这个从小生长在长江流域的武汉人,靠一身正气抗寒多年的斗士羡慕不已。
然而真正冻疮的发病率,与室内是否供暖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发生冻疮的真正原因
首先要从冻疮的发生条件说起,冻疮本身并不是单纯因为严寒引发的皮肤病,单纯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并不会增加冻疮的发病率,这个温度下多发的是急性冻伤。
造成冻疮的发病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冰点以上低温(0 摄氏度以上,10 摄氏度以下),另一个关键条件是高湿度。
作为理工男,我忍不住要指出一点,第二个条件的成立是依赖于第一个的,因为在冰点以下,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概率非常低,不可能有高湿度出现。
咱们不妨来对比一下北上广全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在北方干冷的条件下,其实是不容易发生冻疮的,反而是不南不北的长江流域地区,冬天气温长期在零度左右徘徊,又动不动就阴雨连绵,是最容易引发冻疮的条件,广东等南方地区,虽然湿度常年居高,但气温在十度以下的时间并不多,只有这一期间有发生冻疮的可能性。
在湿冷的双重刺激下,皮肤局部小动脉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受阻,导致组织细胞因缺氧受损,紧接着小静脉痉挛,导致该处小动脉,静脉间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然后组织水肿,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升高,形成紫红色水肿性红斑。更严重会出现水泡,溃疡,瘙痒,灼热或疼痛,气候转暖后自愈,痊愈后也有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斑痕,往往会复发。
江南冬日的雪景美,雨景更美,这个天气还裹着羽绒服,在户外举着手机拍视频的小仙女和小鲜肉们,你们是真正的抗寒战士,我先代表广大观众感谢你们,跟世界来共享这种美丽,但同时也要提醒一下大家,要好好呵护自己的纤纤细手,不然可能年年都要面对十根小香肠。
手指,手背,脚趾,脚跟,耳垂,鼻部,面颊等部位是最容易生冻疮的,发生的初期首先会感觉到麻木,然后是瘙痒感,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此时患处受热的话反而加剧冻疮的发生。
当你的手已经冻得麻木发痒时,你的另一半无论是不识趣地递来一杯热水,还是贴心地把你的手拉到自己怀里,亦或是把你的手握在手心搓搓呵气,除了撒一地狗粮之外,不会对冻疮病情有任何帮助,更有可能是在帮倒忙。
喝酒能驱寒?
首先是在冬季保持营养均衡,配合适当的运动。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会导致冻疮高发,所以就着这个理由,吃货们可以多吃上几顿火锅。不过千万不要相信「酒能驱寒」这种说法,早就有证明,酒精只会让人体对寒冷的反应变迟钝,代谢速度加快,让人表面上看起来不怕冷了,但事实上是在加速消耗人体本身御寒的能力,所以说酒能驱寒其实是一种错觉,跟酒壮怂人胆是一个道理。
抗寒还是要依赖均衡的营养
适当的运动同样重要,冬天久坐不动,导致血液循环变慢,尤其是手指脚趾,耳垂等末端部位,容易发生冻疮,这点对于本身就有血液循环不畅的仙女们尤为重要,所以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冻疮很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的运动是跑步之类的话,结束后一定要记得换袜子,被汗湿的袜子在夏天会臭脚,冬天会因为鞋内湿度上升导致冻疮几率升高。
护肤品方面,首先是含有大量酒精的免水洗手液在冬天就不要再用了,尤其是不要在户外的时候用,酒精挥发的时候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导致手的温度更低,更容易生冻疮甚至冻伤。
这个时候的护肤品可以选择较为厚重的,尤其是含有大量矿脂,硅油,乳木果脂,霍霍巴油等成膜性强,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久的护肤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皮肤表面的导热能力,同时也降低水分蒸发时带走的热量,减少冻疮发生的风险。对于曾经长过冻疮的部位可以在冬天来时进行预防性的涂抹,防止它复发。
科颜氏高保湿面霜,平时也许嫌它太厚重,这个时候用正好。
欧舒丹经典款护手霜
理肤泉 B5,便宜大碗,最适合冬季里哭泣的沙漠大干皮。(硅)油包水质地,滋润度很高,乳木果脂的含量不少,还有 5%的泛醇(维生素 B5)消炎抗敏温和修复,配合上积雪草苷,是冬天里干痒难耐的大救星。
对于已发生的冻疮,就不是护肤品能够解决的了,通常来说,早期的冻疮可以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软膏来促进痊愈。
海普琳软膏,关于开架药品的使用请遵医嘱
肝素的「亲戚」,多磺酸粘多糖也有促进冻疮痊愈的作用,原本用来消除新生疤痕和淤青的喜辽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喜辽妥软膏,关于开架药品的使用请遵医嘱
对于已经破口感染的冻疮,可以配合红霉素软膏来达到消炎效果。
对于已经形成的冻疮,医生通常会开扩血管类或是抗组胺类的口服药物,可以缩短冻疮消退的时间,也有研究表明口服的维生素 E 和烟酸类药物对冻疮消退也有帮助,这里涉及到口服药物的部分,就不深入讨论了,对于药品的使用需要严格遵照医嘱。
参考资料
邓永坤等,冻疮与冻疮的治疗进展,中国医学文摘 - 皮肤科学 徐晓光等,冻疮的病因与防治,人民军医
来源:知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