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皮网首页 收藏本站 分享生活的乐趣
联系我们 手机版 分享

扫码订阅

首页 > 趣闻 > 正文

我,22岁,想做VC

2020-9-17 09:00 热度: 746 责编:一朵梨花压海棠

我,22岁,想做VC

入行四年来,李承旭第一次感觉在实习生的简历面前被吊打。2天收到150份简历,一份一份筛选过去,心里发虚,“我当年是怎么找到工作的?”

康奈尔大学、伦敦政经、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于这些学校的学生简历像纸片一样堆在他的邮箱里。用李承旭的话说,这些层次背景的学生谋求他们这家名气不算大的投资机构实习生岗位之前也有,但从不像今年这么铺天盖地。除却海归名校,清北复交的简历也不胜枚举,“根本无暇再顾及其他学历背景的求职者了。”

李承旭是北京某中早期投资机构的投资副总裁。2016年毕业,虽然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凭借着老板赏识和所在赛道升级转换的大机遇,倒也投出了几个脍炙人口的项目。疫情前夕,恰好他所在的机构完成一笔新的募资,招兵买马的工作顶着突如其来的疫情倒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总要把这些钱给投出去”。投资经理、分析师、实习生,均在其招聘的范围之列。前两个岗位尚且需要1~3年的相关行业经验,而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则成了投递实习生岗位的主力军。

将几位候选人的名单递交给合伙人,李承旭对投中网感慨道,“2020年,再想进这个行业的,真的是地狱模式啊”。

史上最难毕业季投资机构:“我们不招应届生”

李承旭的体验并非个例。知乎上,关于“如何进入VC/PE行业?”,“应届生如何进入VC/PE行业?”的提问已有上百条。这些设问里涵盖了不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对这个行业的种种猜想——站在整个社会公司化运作的上游,出行头等舱、五星级酒店、百万年薪起跳、一个项目便可财务自由。

暂且不说这些臆想距离现实有多远。一个需要直面的事实是,进入这个行业的通道并不宽敞。在投中网走访的数十家投资机构中,除了早期VC,几乎所有的投资阶段靠后的机构都不会把应届毕业生作为第一选择,而PE的入门通道,只会比VC更严格。

而且这个窗口只对学霸开放,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远远供大于求。

874万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生创下历年毕业人数之最,劳动力市场供给大大溢出。至于投资行业的另一大人才库“海归”,BOSS直聘发布的《2020海归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显示,海归应届生求职者同比增长72.9%,相关岗位规模却较2019年回落19.5%。

需求侧,尽管包括IDG、BAI、达晨财智、中科创星、青山资本、青松基金、云九资本、险峰长青等多家机构都没有停止对人才的狩猎,但9成机构都不约而同对投中网表示,“我们不招应届生”。少数对应届生还抱有较大善意的机构,也多会要求对方以实习生身份进入,经过4~6个月、甚至更长的培育与试用之后,才能得到一张正式进入该机构的入场券。

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告诉投中网,在他创办的机构里,实习生与留用比例大约为10:1。真格基金的实习录用比与之相似。

这两家机构都已将实习生培育项目打造成创投圈里一张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友好的招牌。真格基金在2020年新一期的实习生招募计划发出之后,在很短时间内报名人数已经超过往年报名数的6倍。已经进行了17期实习生招募的杨歌感慨:“邮箱已经爆了,只能优中选优。”杨歌本硕均毕业于清华,在他收到的简历中,来自清华的学子已经过半。

“我一直持有的观点是,学历背景并不重要,但是现在,清北复交与藤校的学生已经挑不过来了”,李承旭对投中网表示。杨歌亦直言,“这个行业,永远不会缺人。即便再聪明,也不会有投资机构争抢。”

一脚跳入“名利场”

近几年来,每到年底,社会各界都在大肆宣扬“30位30岁以下投资人榜单”,将市面上还在活跃的年轻人排资论辈,并引发一波又一波的朋友圈狂欢。

一面是整个行业似乎都洋溢着“成名要趁早”的气息。另一面,又是九成以上机构都鲜少对应届生敞开大门。“我们要的是将才”,中科创星HRD王姣告诉投中网,“中科创星希望找到能够在航空航天、光电芯片等硬科技领域有很深造诣的人才,了解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发展情况,并拥有一定的产业背景资源。”这些,刚走出校园的应届生显然很难满足。

这样的诉求与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及工作性质直接相关。VC/PE行业强调对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更迭的深入理解,更适合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来做判断。甚至,有种稍显狭隘的论断说,“在VC/PE行业,早期项目看运气,晚期项目看人脉,唯独能力在里面意义很有限。”

云九资本的合伙人王京从自己碰到的一些年轻人身上发觉,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年轻人过早进入的行业。在他眼里,投资圈是一个比娱乐圈更“浮华”的名利场。“这是年轻人最怕的东西。”也正是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年纪轻轻的他们却支配着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年龄与经手的财富形成鲜明的反差。

“你都没有经历过一个大的经济起伏周期,又能比同龄人优秀多少?每天看的都是大资金流动,实际操盘又有多少?如果没有极大的自制力,这类年轻人对资本、创业、金钱乃至公众,都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阅历。”王京对投中网表示。

在王京的观念里,投资是一件艰难且极其考验耐力的工作。衡量一个优秀的投资人的唯二标准是:第一,你给LP实际上带来了多少收益;第二,你给社会创造了多大价值。除此之外,“没有落到实际收益上的估值增幅都是虚的。”

尽管如此,王京并不否认“年轻”也有其优越性:“白纸一张,正是能够从头学习和打基础的好时候。资历尚浅代表还未形成偏见,能力的上升空间可期。”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苏蔚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作为业内为数不多的还在为应届毕业生敞开怀抱并例行进行校招的投资机构。在苏蔚的观念里,能够从校园里直接对接到自己机构的年轻人,可以在这张白纸上给予“青松派”的方法论,这样一来能够保证内部是用一套逻辑体系讲话,“成熟的投资经理会提前把我要问的问题先去问好,这也是他在学习成长的过程。而且这套逻辑体系验证下来,是可行的。同时,这也能保证青松的文化坦诚、直接、简单。”

最聪明的行业

这个行业永远不缺最聪明的大脑,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行业之一。在开放应届生招聘的机构里,几乎所有的用人方都会将候选人是否聪明摆在第一位,王京更愿意称其为“灵气”。

苏蔚的标准非常硬性,“必须要具备国内外顶尖学府硕士及以上学历”。如若一沓知名院校学生的简历摆在面前,苏蔚会搭配青松在创新科技领域的投资,重点关注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并希望候选人具备VC、FA、投行的相关实习经验,或一线互联网公司产品、研发岗位一年左右工作经验。

这也几乎是所有还在对年轻人敞开怀抱的投资机构的共性。王姣的用人实践中,海内外顶级学府毕业的理工科博士,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对于创新驱动科技的使命感与热情常常令她感动。这样足够聪明又用心的年轻人非常吸引投资机构青睐。

除却找寻理工科、金融背景、特定产业优势的投前岗位人员之外,财务、法律等背景的年轻人拿到一张VC/PE行业支撑部门的入场券的几率亦会更大。

巴菲特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好奇心与阅读。这也恰是杨歌最看好年轻人的地方,“22~35岁正是认知极度扩张的阶段,这对投资而言至关重要。”为此,自打2014年开始,杨歌每年都会花大量精力在星瀚资本的实习生计划之上,“这些曾经经过星瀚熏陶的实习生不断在社会上开枝散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与星瀚资本产生联动价值”。

接受投中网采访之时,杨歌将苏世民的新书《我的经验与教训》装进背包正准备出差。在这本书里苏世民强调,如果想成为一家优质的企业,就尽量雇佣10分的人才。在他的功能划分上,8分的人是任务的执行者, 9分的人擅长执行和制定统一策略,但10分人才,无需发动指令、就能主动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将业务推向新的方向,只有10分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对于苏世民的用人观,杨歌并不能完全认同。在他看来,苏世民的用人观更适用于美国的市场,而对于中国用人单位,他更推崇刘强东的“钢筋、铁、废铁及铁锈”这一理论,人才要站在忠诚度/契合度和水平两个方面来看,忠诚度与能力水平的正相关值依次划分为钢筋、铁、废铁和铁锈四类,不同的类别对应在团队中的位置,对于单有能力却忠诚度为负的具备腐蚀性的铁锈,要毫不犹豫的清退出局。于是,在杨歌的用人序列里,履约精神、长期眼光及协同能力,是其选人的三个重要标准。

而一直都坚持手把手带实习生的王京则把他的三条主要筛选标准分为,灵气、踏实和野心。

35岁魔咒

长期聚焦硬科技领域,并四处搜罗“大将人才”,王姣评判候选人的一个关键标准是,“是否能将投资当作最后一份工作来做。”对应风云变幻互联网行业“35岁中年危机”的论调,王姣认为,这个行业的职业周期可以更久一些,甚至可以在其他领域颇有建树之后,再来进入依然为时不晚。

王姣的论断是基于中科创星的聚集领域,基于中科院等高校的加持,中科创星并不会去看模式创新类项目,故而对于希望吸纳的“某一领域的塑造者”类型的候选人,中科创星甚至愿意用半年甚至更久一点的时间跟随、磨合。

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什么时间进入这个行业更合适呢?

杨歌说,“入行要趁早”,越早入行,精力管理与知识管理都更充沛,但前提是学历是否能够支持在行业内深挖。如果是本科生,就要尽早穿插完成学业深造。

清华硕士毕业后,杨歌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在此之前,他已经拥有了几次创业经历。于是,在他收到的简历里,如若应聘者在学生时代就有创业经历,这总会令他更关注一点。“投资人和企业家本身是不分家的,投资人和创业者,这两条路也没有本质的差别。如果想要走投资这条路,还是要趁早,毕竟市场竞争太过激烈,35岁再转型就已经晚了。”

但在王京的眼里,35岁,一个年轻人才是正“真正”进入投资行业大门的时间。手把手的教实习生打基础,是因为投资行业还是要拼功力。“毕业后用5年的行业工作经验,然后再从0开始,再用3~5年的时间,从分析师开始,到投资经理,再有个三五年的时间,你才能算‘真正’入行。然后才能说去贡献自己。”

这块蛋糕上留给应届毕业生的份额越来越小,依然不乏年轻人依然对这个行业抱有执念。为此,王姣为刚走出校园的应届生们规划了两条路:第一,从分析师来做,有机会扎扎实实做行研,与行业专家做交流,总有机会去入行;第二,采用曲线策略,用职业周期的5~8年,在产业中浸润,然后再用专项优势转移到投资。此外,她提醒道,相较于VC,PE行业更具备可分析性,可能更能与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的优势相结合。

此刻,坐在数百封顶着名校光环待审的简历之前,李承旭开始审视自己曾经投过的公司与前路漫漫,已经工作四年,由衷感叹道,拿到入场券,远不是这场毕业拉力赛的结束,因为“ending of the beginning...”

(经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承旭为化名)

来源:投中网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内来源于互联网与网友分享,本站只做收集与展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